歐洲古典珠寶風格,是一場橫跨數世紀的華麗對話。從巴洛克時期的戲劇性光輝,到愛德華時代的輕盈蕾絲工藝,每一段歷史都以寶石為語彙,精雕細琢地記錄著皇室、貴族、藝術與時代審美的交會。這些風格不只是設計的選擇,更是一種文化記憶的延續。



 

巴洛克風格(Baroque, 17世紀中葉-18世紀初)


 

巴洛克的戲劇與權勢:17世紀的極繁美學

17世紀中葉的歐洲,是宗教與權力並存的年代。珠寶設計深受義大利、法國與西班牙宮廷影響,進入所謂的「巴洛克時期」。

 

金工厚重、造型誇張,搭配大顆天然珍珠與豐富彩色寶石,常見宗教題材如十字架、聖母像,甚至融合天使與蔓藤花飾圖案。這時期的珠寶,不僅是一件裝飾,更是社會階級與宗教忠誠的象徵。


 

 

洛可可風格(Rococo, 18世紀中後期)

 

 

洛可可的詩意浪漫:18世紀中後期的宮廷花園

 

進入18世紀,珠寶風格由嚴肅走向柔和。比巴洛克更輕盈、纖細,色彩柔和,以花卉、緞帶、羽毛等曲線圖案為主。

珠寶形式上更為日常化,裝飾性強、偏浪漫詩意,深受宮廷貴婦喜愛。蝴蝶結、羽毛、玫瑰、緞帶等元素頻繁出現在胸針與耳墜之中。黃金與琺瑯技術運用精細,色彩講求粉嫩和諧,散發出溫柔又帶有少女情懷的宮廷詩意。


 

 

新古典主義(Neoclassical, 18世紀末-19世紀初)

 

 

新古典的對稱理性:18世紀末的學術化珠寶

 

隨著啟蒙時代崛起,人們開始崇尚理性與古典文化,新古典主義珠寶便由此誕生。設計靈感多來自古希臘與羅馬神話,雕刻肖像、浮雕(Cameo)與硬石雕紋(Intaglio)盛行。

 

此時的珠寶強調對稱與幾何比例,拋棄過去的繁複裝飾,轉而走向簡潔與理性之美。

 

 

維多利亞風格(Victorian, 1837–1901)

 

 

維多利亞的情感語彙:1837–1901 年的珠寶語言

 

維多利亞女王的統治不只是政治影響深遠,也深刻影響了英倫珠寶的情感語言。早期偏好蛇形(象徵永恆愛情)、花語寶石組合(紅寶、祖母綠、藍寶等拼出「REGARD」字樣);中期轉向哥德式與東方風混合美學;晚期則進入哀悼珠寶文化,黑瑪瑙與噴火石成為主流。珠寶在這段時期成為愛、紀念與失落的具象載體。

 

 

愛德華風格(Edwardian, 約1901–1915)

 


愛德華的絲網細工:20世紀初的極致優雅

 

英王愛德華七世在位期間,珠寶設計進入一個講究細節與品味的黃金時代。白金的出現讓珠寶更為輕巧細膩,設計靈感來自蕾絲、蝴蝶結、藤蔓,宛如珠寶織品。
 

鑽石與珍珠是最常見的主材,強調清新、純粹、高貴的女性形象,象徵一種對宮廷美學的完美重現。

 

裝飾藝術風格(Art Deco, 1920–1935)

 

 

Art Deco 的現代洗鍊:經典的幾何革命

 

雖然裝飾藝術風格(Art Deco)已進入現代,但它作為古典設計精神的轉型節點,不可忽視。

 

Art Deco 用幾何對稱、對比色彩與新穎材質(如縞瑪瑙、翡翠、青金石)顛覆了過往的柔美,轉為俐落、剛強、都市感十足的風貌。它標誌著古典珠寶設計進入現代審美的大門。

 

古典珠寶,不只是復古,而是永恆的設計語言

 

在當代,從 Cartier、Chaumet 到 Van Cleef & Arpels,不乏品牌不斷回溯古典風格,將巴洛克的繁華、愛德華的精緻、Art Deco 的幾何,融合當代金工與色彩理念,重構古典語彙。它們證明了:「歐洲古典」不只是歷史,更是現代高級珠寶語境中,最不可或缺的設計根基。

 

參考款式

 


如有相關問題歡迎加官line諮詢。官方Line:https://lin.ee/ZCOKCS


 

訂製珠寶系列  完全客製化依預算訂製 按下連結預約報價及專業服務

https://www.tzgrotw.tw/forms/64a6ae187bd42875c0cae26c

有925銀18K真鑽跟18K莫桑鑽的材質可訂製 專屬婚戒